北京环卫集团先进人物—何亮

2024新澳门网站资料酷知发布时间2016-07-29 2024新澳门网站资料酷知作者 2024新澳门网站资料酷知浏览量


勇挑研发重担,探索环卫创新和产业化道路
——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环卫集团环境研究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亮

2024新澳门网站资料酷知

何亮,男,汉族,1972年5月28日出生,籍贯内蒙兴和县,1993年入党,1995年8月参加工作,文化程度硕士研究生(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工程师。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曾任北京市第一清洁车辆场技术员、北神树填埋场主任、党支部书记等,2006年北京环卫集团重组成立后,担任北京环卫集团设施部副部长,2007年至今,担任北京环卫集团环境研究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兼北京环卫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一、扎根基层,潜心钻研垃圾填埋技术

何亮同志参加工作之初,正值90年代北京市环卫设施的重要转型期。当时,作为外资援建项目之一的北神树卫生填埋场仍未正式运营,缺乏完整的自主技术工艺和运行经验,现场环境也非常艰苦。

为使填埋场能够实现高标准起步运行,何亮同志一心扑在填埋技术的钻研上,不论白天黑夜、不论刮风下雨,只要想起任何提高作业标准和效率的方法,他都会马上亲赴一线,进行试验。在充分调研和反复实践的基础上,他组织制定了一整套适应北神树卫生填埋场的作业规范、监测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打造环境友好型设施,何亮同志不满足于现状,又将精力投入到了填埋工艺优化和填埋水气治理工作中。在此期间,他组织了北神树卫生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填埋场智能监控系统、堆体水循环及控制等一系列重大课题研究,并探索出一套适合北京气候地理特点的“就地造山”填埋工艺,使得北神树填埋场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样板工程,成为首都环卫行业的一面旗帜。

在此期间,他主持的“垃圾填埋气资源化利用处理技术及装备国产化研究”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填埋场智能监控系统”获北京市青年创新创效二等奖。其本人也因为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先后获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建设部先进工作者、全国市容环境卫生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并光荣当选2002年北京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 

二、勇挑重担,努力研发下一代固废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2007年9月,为了更好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提高集团公司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北京环卫集团正式组建北京环卫集团环境研究发展有限公司,何亮同志勇挑重担,被任命为公司的执行董事和总经理。

在充分总结北京市环卫固废处理领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何亮同志深刻认识到,对北京这样的经济发展迅速、土地资源稀缺的城市来说,固废处理必须要走物流优化、综合处理和高效资源化的道路,打造经济循环型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利用园区。

在集团的大力支持下,研发公司不断凝聚创新要素,提升创新能力,从零开始持续实现新的突破。“十一五”至今,公司共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3项,北京市科技重点项目5项,集团内部产品开发与工艺改进项目8项。公司取得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5项,不断抢占垃圾处理技术工艺至高点。与此同时,研发公司先后获得“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科技创新服务联盟”、“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等成员称号,顺利认证“北京科技研究开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和“北京市城镇生活固废综合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并成为北京市“生活废弃物的力量科普场馆”,大大提升了北京环卫集团的品牌形象。

三、励精更始,积极探索企业创新和产业化模式

2009年,市总工会、市科委命名了首批10家首都职工创新工作室,何亮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作为创新工作室的领衔人,何亮同志从产业大局的角度出发,认为研发公司不仅要为北京环卫集团提供研发与技术支撑,更要迈向广阔的市场,致力于成为政府和投资人最值得信赖的解决方案供应商。

为此,他大胆提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研发、设计、工程 “三位一体”的企业创新和产业化模式。“三位一体”的模式,不仅明确了科研活动的产业化方向,而且也利于为科研活动提供产业需求和资金支持。“三位一体”的模式,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也解决了“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问题,使得企业创新实现了良性循环,推动了企业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以来,研发公司积极开展“三位一体”业务,科研成果源源不断地实现成果转化,开发新工艺、新产品20余台套,获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认证2套,并相继建成国内首座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处理示范工程和垃圾填埋气制清洁燃料示范工程。其中,董村餐厨垃圾示范工程已顺利转为市属设施并正式投入运营。公司先后承接辽宁盘锦、广东江门、山东文登、青海玉树及巴基斯坦拉合尔市咨询设计和工程项目,获得用户的一致好评。

四、以身作则,自觉践行终身学习理念

何亮同志不仅是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和领军人物,也是研发公司建设学习型企业和人才培养的领头人。他善于发挥创新工作室的平台优势和引领作用,在实施企业创新与产业化的同时,积极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不断促进员工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按照他所提出的 “5通道发展空间”的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及“以学习求发展,以项目促能力,靠实践出人才”的人才培养方式,公司上下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出了一大批既充满年轻活力,又不乏严谨治学精神和工程实践经验的学术领域带头人。作为创新工作室的领头人,何亮同志也因其勤于学习、热爱工作、勇于创新,主动践行终身学习理念,示范带头作用明显,于2011年荣获 “首都市民学习之星”称号。